当时做的时候没想到,不然这次的状元全粽绝对能够惊全场。 虽然现在也很惊,但是吃的时候总会碰到骨头,多少有点让人败兴。 不过抛开骨头的问题,这粽子整体来说还是非常好吃的。 特别是,因为是隔水煮出来的,特别,汁水丰盈,轻轻一咬,鲜的就从骨头上滑落下来。 离骨,是判定火候是否过关的标准。 好吃的,除开白斩之类要求口劲道的,剩下的烧扒叫花盐焗等整类菜品,都有轻抖离骨的要求。 能达到离骨,就说明的火候已经到位,算是一只合格的了。 但是光离骨还不行,该有的劲道和口一点都不能少,还有中要汁水充盈,口鲜。 只有这样,才算是一只好吃的。 这些要求,全粽完全足,甚至还有别的没有的味道。 比如靠近肚子里的,味道会有腊香味儿。 偶尔吃到贴近干虾仁的部位,则是鲜味十足。 跟五花挨的近的,吃起来则是油润口。 而那些跟被糯米包裹的,则是外皮稍稍有些筋,但是中却汁水充盈。 这是因为水分被糯米收的缘故,使得这吃起来口更加丰富多变。 除了之外,其他食材也各有特点,在好吃之余,也都保留着食材本身的口和味道。 比如五花,肥瘦相间,吃起来非常香,质也很。 这粽子与其说是煮的,严格来说应该算是隔水蒸的,这种做法做出来的食物,不管什么食材都变得很鲜。 同时因为糯米的缘故,食材沾不到任何水分,这样让食材变得更加滋味十足。 这些食材,单独来吃,全都本味十足,各有特点。 但是合在一起吃也并不冲突,每种食材的味道和口都完美织融合在一起,让人越吃越喜。 怪不得广西那边的人在过年时候喜吃粽子呢,味道这么好,配料这么丰富,确实适合过年吃的。 特别是这种大粽子,全家人坐在一块儿吃,既能凸显出节合家团圆的主旨,也能增加家人的情。 徐拙甚至在考虑,过年时候要不要也整这么一个全粽。 不过想想,好像北方也有类似的菜品。 比如八宝葫芦和八宝葫芦鸭,从某种角度来说,其实就是全粽的一个简化版。 只不过可惜的是,到现在也没掌握相关的技能,让做鸭经验丰富的徐老板多少有些无奈。 吃着这大粽子,大家聊着网上的事儿,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徐拙身上。 “徐拙,你真的在大学里玩了四年游戏啊?”袁康嗦着一腿,眼中尽是好奇。 其他人对徐拙大学时候的过往同样也很好奇,虽然以前徐拙和老孟偶尔说过,但是并不是很详细。 趁着这个全民皆知的机会,得好好探索一下游戏宅的大学生活。 毕竟这么牛批的大学生活,大家谁都没经历过呢。 在场的都是自己人,徐拙倒是没有拒绝,一边吃着美味的粽子,一边开始讲述着上大学时候的过往。 高中时期太抑,所以到了大学,不自觉的就会释放天。 而徐拙正好又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,为了好好学习,刚到大学报到就去电脑城给自己配了台电脑。 买电脑时候店家送了几张游戏盘,这让徐老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 原本打算用来学习的电脑,成了彻彻底底的游戏机。 这就跟过去上初中时候买复读机一个道理,刚开始都是为了学英语,但是买回来之后一直到用坏,也没听过一句,全拿着听歌了。 吃喝足,徐老板也剖析完了自己的心理路程。 一群人吃一个粽子,结果还剩下一小半。 这还是大家特意没吃晚饭,故意等着吃的缘故呢。 徐拙擦擦嘴,刚准备回厨房看看,袁康就凑了过来:“事儿快结束了,明天葛家那边好像会发布一个做带子上朝的视频跟你对着干,咱要不要做点什么?” “不用,他们做的也不是原版的,最多是照着记载复刻,不用管他们。” 对于葛家,徐拙并没有放在心上。 这种不把心思放在生意上,天天光想着踩同行一头的饭店是做不长的。 等到自己去了京城,就彻底断了葛家的生意。 反正到时候要在京城立威,与其欺负其他同行,不如拿葛家开刀。 而且就狗系统这喜拱火的特,到时候肯定要跟葛家真刀真干的。 正好老爷子所在的鲁菜和京菜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,到时候公仇私仇一块儿跟他们清算了。 第二天中午,葛家果然发布了一条做带子上朝的视频。 视频中做菜的是京城葛记饭庄的厨师长,名叫贺国安,今年五十来岁。 老爷子曾经提过这个人,说贺国安出身于京城贺家,当年是京城八大楼之首东兴楼的东家。 可惜后来家道中落,不仅东兴楼被迫转手,甚至家里的厨艺也断了传承。 再后来,那个把老爷子带到国宴后厨的葛家老人,收了贺国安的父亲为徒,亲手教他厨艺,贺家重新进入烹饪行当。 等到葛家重新开设自清朝就有的葛记饭庄时候,贺家为了报恩,进入了葛家后厨开始工作。 刚开始是贺国安的父亲当厨师长,等年纪大了之后又把这个位置传给了贺国安。 贺家的厨艺一直在传承,也收了很多徒弟。 但是葛家的后人,却不再进入这油烟热的厨房,一心一意专注经商。 葛家贺家连为一体,一家负责经营,一家负责后厨,倒也相安无事。 现在为了证明徐家父子做的带子上朝是假的,贺国安亲自上阵刀制作。 或许是贺国安没拍过视频的缘故,也或许有别的原因,徐拙看贺国安这个视频,总觉得他有点不情愿。 不仅仅是因为做的时候没放开,而是从头到尾都皱着眉头,跟观众们欠了他多少钱一样。 这让徐拙有点好奇。 难道…… 葛家和贺家不是表面上那样和谐?thOnGaday.NE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