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秀红的大眼睛顿时红了,她捂着脸,转身就跑。 吴慧娘直接呆住了,这位少爷的嘴巴也太不客气了,幸好她没有得罪这位少爷…… 沈正起身,吊儿郎当的走到程昭面前,他拍了一下程昭的肩膀:“程兄,以后碰到女的纠上来,就该说最难听的话把她们轰走,不然她还真以为自己有机会呢,时不时送个吃食,时不时投怀送抱,多次不成就会想到下药……哎,程兄,你知道下药是什么意思吗?” 程昭当然不知道,村里没有这个词,书院也没人说过这事儿。 沈正低声道:“我听钱晖说的,他爹后院的小妾互相下药,他三四个弟弟妹妹都被下药掉了……唉呀妈呀,幸好我爹没有小妾,不然我都活不到这么大……” 程昭皱眉道:“你要是闲得慌,就帮我晒稻子。” 沈正轻哼:“我帮你解决了大麻烦,你还冷着一张脸,真是狗咬吕宾,不识好人心。” 他话音一落,就见赵四蛋带着两条两只狗跑进来。 是小点和小黑,狗是大黑,还有隔壁王婶子家里的旺财。 原来的旺财刚生下来的时候,比大黑长得要壮,后来慢慢的,大黑的体型超过了旺财,发也比旺财更光亮。 旺财胆子小,最开始一看到小点就绕路走,这几天,一群狗和越混越了。 小点嘴里叼着一只野,大黑和旺财嘴里各叼着一只野鸽子,小黑跟在三个哥哥股后面快的蹦跳。.qqxsnew. “大嫂,大表哥,快看,小点好厉害!”赵四蛋兴奋的喊起来,“我亲眼看到小点抓住了这只野,一口就咬断了脖子,小点好,今天晚上一定要奖励小点一个大腿!” 这几天农忙,山上的野自觉没有再下山,再一个有小点这个兄长在,母也没那么记挂小黑,下山的频次越来越低,家里的野味也断了。 赵四蛋的口水滋溜下来:“大嫂,今天晚上做红烧野……算了,还是炖汤吧,娘说了,大嫂要多喝汤。” 吴慧娘笑着道:“大黑嘴里不是有一只野鸽子吗,鸽子炖汤,野拿来红烧,一个腿奖励给小点,还有一个腿……” 沈正忙不迭的开口:“赵大婶说了,我今天超额完成任务,奖励我一个大腿,程昭,你也听到了对不对?” 程昭道:“二姑好像是说,沈兄办成了什么事才奖励腿。” 沈正哼了哼:“反正赵大婶说了奖励腿,那第二个腿必须给我吃。” 阿福完全看不下去了,县衙正经的主子只有三个人,老夫人吃斋念佛,大人有时候忙的都没时间吃饭,少爷在学堂回来的少,只要回来一次,老夫人就会让厨房各种大鱼大端上桌,少爷天天吃鸭鱼的人,如今竟然死皮赖脸的找人要腿,老夫人要是看到了,那不得心疼死。 隔壁的王婶子高兴的走过来,她从旺财嘴里把野鸽子扯出来,笑眯眯的道:“四蛋,以后小点出去闲逛,让旺财也跟着,逮不住野,有鸽子麻雀也是好的,等会婶子送一只鸽子腿给你吃。” 赵四蛋连忙摆手:“不用了,我家里有野野鸽子,婶子把鸽子留给泥鳅哥大麦姐吃吧。” 王婶子在他脑袋上摸了一把:“真是个好孩子,等这段时间忙完了,婶子做窝窝头给你吃,不,做白馒头!” 赵四蛋嘻嘻笑:“谢谢婶子,我去田里捡稻子啦。” 他背着背篓,带着两只两只狗,从院子里冲了出去。 沈正抬步也跟着冲了出去,他虽然是县令之子,其实世界也很单调,不是在家里,就是在学堂,还从来没见过野抓野,他也想跟着去见见世面。 第143章 为什么读书 头渐渐偏西。 吴慧娘停下手里的活儿,开始准备晚饭。 在婆婆的影响之下,她也不会再把好吃的留着,这天气,留着只会坏掉。 她先把鸽子收拾出来,炖在锅子里,然后开始收拾野,鸽子放在院子的围墙上晒干。 这段时间家里有许多野味,攒下来的皮也有不少,兔攒起来可以给婆婆做一件兔皮夹袄,鸽子到时候能进被子里保暖……天的时候她攒了不少柳絮,大概能两个被子,就是一家人冬天穿身上的还没攒够,不过这还在夏天的尾巴上,这些事情暂时不着急…… 程弯弯再次挑稻子回来的时候,就帮着一起做饭,晚餐很快就做好了,一道野鸽子汤,一碗红烧野,一盘绿油油的青菜,每人一大碗白米饭,米是新米,透着清香,十分人。 一大家子人在桌子边上坐下来,阿福依旧蹲着坐在门槛上。 赵四蛋跟程弯弯报备之后,拿着一个大腿去喂小点,小点虽然住在这里,但平时都是自己解决伙食问题,在山上吃了再回来,偶尔吃食也就打打牙祭而已,它大嘴一张,就将整个腿咬进嘴里。 小黑蹦跶过来:“呜呜呜!” 小点吐出来一点在小黑面前,小黑美滋滋吃了,大黑眼巴巴望着,小点只好又吐出来一点点。 沈正非常迅速的霸占了剩下来的一只腿,理直气壮的说道:“我跟钱晖说好了,他找人去做石头轮子,明早就送来,这个腿,我能吃吧?” 程弯弯看着他把腿都递到了边,她这时候要是说不能吃,这孩子肯定会暴跳如雷。 她十分温和的点头:“你今天也累了,多吃点。” 沈正大口咬下一块,野味很鲜,味道真不错,比县衙的厨子做的好吃多了。 他招了招手:“阿福,给你!” 他只咬了两口,剩下的就全给阿福了。 阿福早就习惯了,立马接过来,拿在手上小口小口啃着,就着白米饭吃了个十分。 饭后,程昭洗了碗,然后带着四个表弟前往赵家宗祠。 沈正十分好奇:“你们去干什么?” 程昭收拾了两本书,淡声道:“读书,认字,学算术。” 沈正想起来,刚刚在钱晖面前,程昭就说了要留下教书凑盘。 他好奇地问:“你没考上秀才就能教书吗?” 在他印象里,好像只有秀才才能开学堂,平安镇三十六个村,只有七八个村有秀才,也就只有这七八个村开办了学堂,大河村是没有的。 赵四蛋眨巴着眼睛说道:“沈少爷,我们只学认字,大表哥认识字就能教我们呀,跟是不是秀才有啥子关系呢?” 这话,沈正无力反驳。 他闲着没事,跟着几人一起去祠堂。 这里是天的课堂,祠堂门口的青石板上,摆着几十张高矮不一的桌子,以及形态各异凳子椅子。 坐在学堂里的人年龄也不一样,最大的跟赵大山差不多,最小的四五岁的样子,还在鼻涕。 “昨天我们学到,首孝悌,次见闻。知某数,识某文。”程昭负手而立,淡声开口,“昨天我没有告诉你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回去一天一夜,有人能读懂吗?” 课堂上鸦雀无声,所有人默默低着头,生怕被点起来回答。 赵二狗和赵四蛋每天比其他人多上一节课,《三字经》他们已经快学完了,自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,他们不会蠢到这时候开口彰显自己有多聪明。 “不是吧,不是吧,竟然有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都不懂?”沈正实在是没忍住,“我当初四岁的时候,就读完了三字经,这句话的意思是说……” “意思是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孝敬父母,友兄弟。”赵四蛋站起身,抢话道,“其次是要开始学习认字读书,并且要学会算术。” 沈正哼了哼:“你既然知道,为何不说?” “这是我代过的,让四蛋和二狗多给其他人思考的机会。”程昭转头看向沈正,“沈兄要是没什么事,回去洗漱休息吧。” 赵大山站起身道:“沈少爷,如果你也想听课,我把位置让出来给你。” 沈正撇撇嘴:“谁要听三四岁小孩学的启蒙课。” 他一甩袖子走了。 程昭继续上课:“所有人跟我一起读,首孝悌,次见闻,知某数,识某文……” 沈正停下步子,站在祠堂门口,看着那乌泱泱四五十号人,这些人白天累了一天,回去吃了个饭就过来上课,脸上还有疲态,但都睁着大眼睛看着程昭,黑疲累的眸子里有光华闪现。 他又一个没忍住,转身回到了祠堂。 饶是程昭一个好脾气的人,都有些挂脸了:“沈兄,有什么事我们晚上再说,请不要在这里影响孩子们读书。” “我有个问题问你们。”沈正将程昭挤开,“你们白天收稻子打稻子,有多累你们自己心里清楚,为什么宁愿在这里学习,都不回去休息,难不成还想参加科考?” 他看着课堂上的每一张脸。 程昭也放下书本,看着每一个孩子。 赵大山站起来,摸了摸脑袋道:“我就想多学多认识几个字,以后走出去别人不会笑话我。” 赵二狗接着道:“我学算术,以后想做大生意。” 赵三牛跟着起身:“我脑子笨,读书能让人变聪明,我一定要努力读书。” “大表哥说,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学算术能让人严谨。”赵四蛋摇头晃脑,“我娘也说了,知识比财富更可贵,无知比贫穷更可怕,所以我要读书,不是为了科举,而是充实自己……” 程昭愣住。 知识比财富更可贵,无知比贫穷更可怕。 这句话,他第一次听人说,竟然是二姑说的。 以前只觉得二姑偏疼他,现在和二姑住在一起,他才发现,二姑比他想象中的更有智慧,是人生阅历和经验赋予的智慧,是他无法企及的高度。 教室里其他人陆陆续续站起来。 “我喜认字,我觉得读书认字很有趣。” “我娘说认字多就会变成家里最聪明的人,我要当最聪明的孩子。” “我爹说四蛋表哥马上就要当官去了,要我赶紧多学一点……” 孩子们一个一个起身,每个人都说了自己坐在这里读书认字的原因,没有一个人是因为科考。 沈正默默地闭嘴了,站到了一边。 程昭教完了读书认字,接下来就是教算术课,底下四五十个人,竟然有二三十个人都有算盘。 这算盘都是一些村里人央求赵老头子做的,那些人自己砍树锯木头,赵老头子只需要利用卯榫工艺将木头做成算盘框架,然后将算珠磨出来就可以了,做一个算盘要价是一斤大白米。 这不正好秋收,一些看重读书的人,马不停蹄就拿粮食来找赵老头子帮忙。 第144章 如何安置民 夜渐渐暗下来。 白天有七八个书生帮忙,需要粒的稻子没那么多了,夜晚一家人慢慢忙活着。 今年因为干旱和蝗灾,地里的收成不怎么好,往年一亩田能收三百多斤粮食,今年亩产只有两百斤左右。 税十五之一,五亩地总产量一千斤,要给政府一百五十斤。 等秋收结束之后,县衙会派人一个村一个村收粮食,亲自验收,丝毫做不得假。THONgADAy.nEt |